2020秋招已经开始,尽管非京籍读国际学校不受太多限制,但很多家长还是会在“四证”问题上搞不明白,哪些学校需要四证,哪些不需要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关于“四证”的疑问。
国际学校为什么需要办四证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办理“四证”往往是和学籍挂钩。北京市教委在历年的入学政策都有一项规定:
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因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等相关材料……各区应建立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件材料联合审核机制。
针对于国际学校来说,存在着两种学籍:一种是国内学籍;一种是国际学籍。因此,国际学校在“四证”问题上,就存在着两种情况。(根据今年的最新政策,小初阶段不论非京籍、还是京籍家庭都必须满足四证要求才能入学,高中阶段不做要求)
1、放弃国内学籍:这种情况不需要办理“四证”,走的是国际学籍。需要明确说明的是,放弃国内学籍,则无法参加国内高考。因为大部分国际学校学生毕业后,是通过国际课程的成绩来申请国外大学的。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国内的学籍对于申请国外大学几乎没有影响。
2、双学籍:这种情况就需要办理“四证”。也就是国内学籍和国际学籍同时具备,双学籍,意味着可以在国内参加高考。
非京籍如何办理“四证”?
国际学校,对于符合四证要求的学生,上学籍的时间一般是延时到五月下旬,如果在此时间前未选定学校,就会影响学生的学籍注册。
按照往年家长分享的信息,一般民办校稍微放宽的是,四证可在其他区审核通过,也就是说,你想去海淀上民办国际小学,可以在丰台区、房山区审核通过四证。(今年的招生政策目前没有出台,预计4月底各区公布)
“四证”是哪四证?
非京籍四证并不是四个证件,而是针对非京籍入学所需要开具的四套证明材料,具体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