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学校顺义校区获得哪些认证?
顺义校区是一所国际文凭组织(IB)全学段认证学校,荣获国际文凭小学项目(IB PYP)、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 MYP)和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 DP)授权。 同时拥有美国西部院校联盟(WASC)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认证等国际权威认证。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SAT和托福双考点资
打造经典,造就永恒。《国际家长社群》系列专访 面向国际学校的家长与学生,邀请来自全球知名国际化学校的家长进行对话,探讨教育经验,分享心得体悟。
家长满意度是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参考。《国际家长社群》系列专访旨在倾听家长的声音,了解家长的需求,推动国际化学校建设与进步,促进国际教育事业发展与升级,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每个学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故事,无论是最初的择校还是最终毕业升学的去向,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考量和选择。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学子的支持,而家长和学生同样寄希望于学校。相信在每段教育旅途中,每所家庭都有不同的体悟和收获。
本次家长访谈,京领特别邀请了来自青苗学校顺义校区毕业生代表李明子同学的家长曾女士,分别从择校、教育理念与学习体验、宏观视角与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分享,讲述她眼中的家庭教育以及择校心得。
家长介绍
曾女士
生命教育老师
全国妇联华夏母亲教育基金会
发起人及公益导师
2012年“中国百佳魅力女性”
全球社会教育家联盟成员
学校介绍
青苗国际双语学校始创于1998年,作为由中国人创办的国际双语教育品牌,最早开创中西方教育结合办学新模式。青苗顺义校区于2009年创建,是一所自K班至12年级的一贯制国际双语学校,秉承“采中西合璧之萃,品文化融合之美”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探索融贯中西的办学模式。
青苗顺义校区拥有国际文凭IB-PYP、MYP、DP全认证,同时具备美国西部院校联盟WASC认证和中国国家教育部认证,一对一个性化升学指导量身定制留学通道,WASC认证确保学生拥有中美两国双学籍,是国际双语教育的先驱者和领航者。师资队伍强大,师生比1:5,任课教师平均教龄超过10年并具有IB专业教师资质认证,95%的任课教师为国内外名校本科及以上学历。
在2023届青苗学校毕业典礼上,一个美丽、自信、充满着生命力的女孩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她满怀感激与憧憬为大家讲述了自己与青苗的故事,话语间不掩对于“graduate with honour”的激动,以及对于广阔未来的期待。她就是2023届青苗顺义校区毕业生代表李明子同学,在今年的申请季获得了波士顿大学录取。
明子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在《国际家长社群》,曾女士与京领分享了十几年的教育心得,希望为广大国际学校家长提供更多参考。
01
择校就是要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我觉得择校更多地是要去选择能够激发孩子内在热爱的学校,而不是太过注重名气、规模等外在的东西;更多地是要去看学校老师的那份生命状态,和学校的整个教育理念是否能够启发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样的学校才是最棒的。”——曾女士
遵循内心,发现多种可能
曾女士是在同学的推荐下了解到青苗学校的,经过不断地对比和实地考察,最终遵循内在的心灵指引,为孩子选择了青苗。在曾女士看来,青苗是真正地为教育而生的学校,而且青苗对于孩子生命意义和自身潜力的探索与自己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在青苗的学习过程中,孩子能够意识到身边有无限的可能,有多种的答案,而这种对于内在的挖掘对于孩子的未来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明子在初中二年级的下学期从昆明最好的中学——云大附中,转到了青苗学校昆明校区,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后去往英国,后续回国又选择了继续在青苗学校顺义校区参加后面一年半的高中学习。两次关键的择校机会都选择了青苗,这在冥冥之中注定了明子与青苗不解的缘分。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明子在青苗的表现都极为突出,不仅是班上的学霸,在整个年级中也名列前茅,为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文关怀,以鼓励塑造自信
在曾女士看来,在青苗的学习与生活让孩子收获了很大的成长。孩子变得更为敞开,更会表达自己,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也有了更为广泛的视角,而这也是传统体制内的教育很难去提供的,正是因为选择了青苗,孩子才有了这些可喜的变化,也走上了更为国际化的路线。
让曾女士印象很深刻的是青苗对孩子自信心的鼓励,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关怀。不论是在青苗学校昆明校区还是在青苗学校顺义校区,学校都为学生举办艺术画展,学生可以向参观的群众介绍自己的艺术作品,并进行拍卖。在画展上,孩子可以尽情绽放自我,校长和老师也会给予孩子非常多的赞赏与鼓励,这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意义重大。
此前,因身在昆明,曾女士无法赶到北京参加孩子的画展,但还是收到了校长发来的微信视频,视频中的明子落落大方、神采奕奕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所言所行,皆是热爱。这让曾女士深切感受到了孩子在学校是被托起,被认可、被赞赏,被鼓舞的,对于教育而言,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在青苗学校顺义校区画展后,一向低调的明子更是与曾女士来电聊了两个小时,诉说她在京画展的情形:有研究画背后的情感,技法的、有买了送给女儿做生日礼物的、有买了带回美国作为在中国工作印记的外教……对明子而言,这是一生难忘的一天,而这份被认可的感动以及成就感也让她下定决心要将画画重拾起来。
此外,很吸引曾女士的一点是青苗有着顺畅的家校沟通渠道,并且致力于将校园建设成一个家,这让学生能够时刻沐浴在爱的环境中,家长也能随时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青苗会定期组织咨询会,为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开辟渠道;家长还可以通过微信随时与老师、校长沟通问题。另外,为了加强家校交流,青苗还会组织家长参与学校建设,家长会定期轮流去学校做义工,例如:帮助小卖部做服务等,将整个校园建设成一个大家庭,让孩子在和睦、融洽、关怀的氛围中成长。曾女士认为这样的家校氛围能够让孩子更自由、更舒服地去表达自己。
02
尊重包容,激发兴趣,
让孩子在热爱中成长
“请永远祝福你的孩子并依从她心,哪怕是错误,让孩子走自己的路!”——这是曾女士一贯坚持的教育准则。
以尊重启发梦想
曾女士认为,教育孩子首先要注重启发孩子的人生梦想,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与支持,让孩子找到心中的热爱。
在明子9岁的时候,曾女士就会通过一些课外培训,启发她找到自己梦想的方向,所以明子在很早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未来要进入设计领域,并一直朝着这个大方向而努力。但在本科具体的专业选择上,曾女士谈到:“明子目前确定了大致的方向,但是并没有确定专业,因为有几个方向都是她有天赋的,热爱的,所以我们想要到一、二年级的时候再来确定她明确的方向。”
曾女士认为,“很多天分都是需要被开启的,如果局限在某一个点,人生就会变得狭隘”,而随着认知的加深,孩子会对自己的热爱和想深造的方向有更多的了解,这时候就能更好地去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旦发现孩子在哪方面更擅长,就要去启发孩子,因为梦想刚刚萌芽的时候是很渺小、脆弱的,稍纵即逝,这就需要家长不断地去浇灌。
在学校的选择和课程学习上,曾女士也充分尊重孩子的决定。如果孩子需要一些建议,她也会首先问孩子喜欢什么,在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再表达态度。
“我不会督促她学习,她要学什么我都不干涉,我给孩子充分的支持,包括她要去英国。虽然那个时候我觉得太早了,不想让她去,但是她很坚定,所以我也同意了,包括从云大附中转到青苗学校,爸爸那边的家属是全体反对的,但我也支持了孩子转学,因为我知道孩子是要快乐学习。在孩子人生的重要环节,无论是转学,还是去英国,我都坚定地支持孩子。”
了解孩子的特质,满足孩子最真切的内在渴求,尽其所能的去支持孩子,是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明子刚到北京求学的时候,住在同学家里,但由于她本身是一个喜欢安静的孩子,面对太多人的时候容易感到拘束,这是不利于她自身的快乐成长的。所以家里在北京的一个环境很好的小区租了一套大房子,由姑妈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后面一年的学习,她生活得很开心,也取得了学术上的成就。
曾女士认为,这样的做法虽然花费了一些金钱,但最后的结果是令大家满意的,这便是值得的。遵循孩子自身的特质,为孩子创造适合的环境,满足孩子内心的诉求,这是很多家长做不到的,但这恰恰是极为重要的。
言传身教,家长也要活出生命的状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曾女士认为如果想让孩子活成理想的样子,那么自己就也要为自己的梦想与热爱去工作。这与职业无关,只要用心去做,保持激情,这份生机与热爱就能够传递给孩子。
作为一名生命教育老师、全国妇联华夏母亲教育基金会发起人及公益导师、2012年“中国百佳魅力女性”、全球社会教育家联盟成员,曾女士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从事着热爱的事业,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曾女士认为,家长要成为孩子奋斗的榜样,为自己的人生方向去努力,这就是言传身教。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家长通过全然的投入而有所收获,孩子就也会为了自己以后的人生方向去投入学习。这种生命的力量以及对生活的态度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挫折教育也是必要的
在曾女士看来,必要的挫折教育也是让孩子积累经验、快速成长的有效方式。只要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哪怕有一些挫折和小错误也不要紧,因为温室里的花朵注定无法绚烂。只有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孩子才会知道人生要为自己而活,做选择的时候才会更慎重。
明子在英国的学习经历是比较压抑,不够愉快的,所以后续又选择了回国学习。但曾女士认为这也不失为一段宝贵的经历,孩子成长了、体验了,就会有更大的收获。要允许孩子试错,并且为孩子提供坚实的后盾,让她去尝试多种选择。
以快乐、敞开的姿态面向未来
“让孩子快乐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同时也要保持开放和敞开、接受失败共存、不断地去反思自己,要更多地去关心社会、关心大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地和国际接轨。”——曾女士
与其说是轻松学习,不如说是快乐学习
在曾女士看来,国际教育比较容易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后自发地为自己去努力,这与传统教育由外界灌输一个大的方向是很不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教育比之传统教育就是轻松的,与其说是“轻松学习”,曾女士更愿意将其称之为“快乐学习”。
曾女士谈到,“轻松学习”这种说法是一个误解,而这种误解来自于“家长还没有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方向,就把孩子丢到国际学校里面,国际学校不可能像体制内的学校一样进行填鸭式教育,而是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要求更高,这就导致了孩子会因缺乏目标而放任自流。”
当孩子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去学习,而不是为了父母、为了学校、为了老师去学习,那么孩子就可以实现快乐学习。
让孩子自发地朝着理想的方向而努力,在快乐中学习,这恰恰是国际教育的朝向。
加快中西融合的进程
如今,中国的国际学校都在致力于推进中西融合的教育,曾女士认为,青苗在这一点上做的不错,但还应该再增加一些传统文化的教育。
“孩子们在国际学校上学,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实现了自我绽放,但这同时也是一个缺点,孩子们有些时候就会比较自我,可能对待其他人的感受的考量就不多了。而传统文化在关心别人这一点上做的特别好,所以我觉得可以再增加一点传统文化的教育。因为接下来毕竟是中国的时代,需要快速的去融合进去。”
未来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孩子个人的能力,还要注重孩子同理心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这就需要更多地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滋养出更适应时代发展的中西融合教育。
顺义校区是一所国际文凭组织(IB)全学段认证学校,荣获国际文凭小学项目(IB PYP)、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 MYP)和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 DP)授权。 同时拥有美国西部院校联盟(WASC)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认证等国际权威认证。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SAT和托福双考点资
是一所获得IB授权的国际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设IB课程。学生从幼儿园到5年级学习IB小学项目,从6年级到10年级学习IB中学项目,11-12年级的学生在高中学习IB大学预科项目。
班级人数通常是20到24人。在小学,班级人数不会影响教学质量。每个班都有一位班主任,一位EAL英语老师和一位中国老师。在初高中,有一些班级或者课程最少只有5人到10人,教师会因材施教,符合学生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