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外,“她力量” 正悄然绽放光芒
三八妇女节遇上了教育人的浪漫
我们选择用一场“看见她”的集体行动作答
从表彰大会的掌声,到插花课堂的芬芳
从各学部的主题活动,
到学生手写祝福的温情……
巴川中学以这个节日为名
让380余位女教职工的每一份付出
成为校园里最动人的星光
前两天,在铜梁区“三八”国际妇女节表彰大会上,重庆巴川中学校妇委会获得“铜梁区三新领域妇联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称号。这背后,是巴川数十年如一日对女教职工的关爱,是巴川始终能在每一个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看见那些“她力量”。
01
打菜的手和握粉笔的手,
同样托举未来
“您像向日葵一样温暖”“您是我心中的康乃馨妈妈”……前几天,校园内一幅卡片墙成为焦点。墙上是学生们为心中最美的“她”手写的祝福卡片,将“她”的特质与花语联结,汇成“爱的卡片墙”。它们成为校园最暖心的风景。
在博雅楼进行的表彰大会上,奖项设立彻底打破岗位界限。这里不仅有讲台上的荣耀,也有烟火升腾中的食堂阿姨们,有深夜关照孩子休息的宿管老师,也有用双手维护校园洁净的保洁人员……她们的每一份默默付出,都是教育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校长蒋扬勇在节日致辞中动情说道:“从杨荫榆先生为女子教育奔走呼号,到当代女性在教育改革中破浪前行,教育的史诗中始终闪耀着女性的光芒。”在巴川,女教职工们以情感细腻的课堂互动、春风化雨的心灵沟通、多元角色的平衡智慧,诠释着“全人教育”的深刻内涵。
它既发生在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中,也藏在阿姨递给学生的每一碗汤里
02
传承与创新,
教育者的精神图谱
380余位女教职工撑起巴川教育的“半边天”:100位女班主任以耐心与智慧为学子引路;147项教学技能大赛奖项、93%的艺体女教师获奖率,印证着她们的专业高度。这次的领奖台上,三种教育剪影也在此交汇。
斩获重庆市英语优质课大赛冠军的张嫚老师,被授予“2024年度教学风采之星”。这位扎根区县的教师,用一节课证明:“教育不是地域的较量,而是心与心的对话。”陈华老师用镜头打破课堂边界。她开设英语访谈视频号,记录学生的创意与成长。她用镜头让家长发现“原来我的孩子这么会思考”。最厚重的笔触来自游燕老师。22年教龄淬炼出的“感恩、忠诚、传承”六字,也勾勒出了巴川精神的筋骨:“遇事有人帮,有事一起扛,一群人,小碎步、不停步地往前走。”
当三位教师的影子在舞台灯光下重叠,我们忽然读懂:所谓传承,从不是简单的经验复制,而是让每代教育者都能在坚守的土壤里,种出属于自己的花。
03
一场春日的教育叙事诗
在学部的三八节活动中,教育创新的智慧与人文关怀的温度碰撞出独特火花。小班学部与创新教育学部的女教师们,用截然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教育即生活”的真谛——前者以细腻的仪式感传递幸福,后者以跨界融合重塑课堂边界,共同勾勒出巴川教育的多元图景。
“教育的温度,首先要让教师感受到被珍视。”小班学部的男教师们化身“氛围设计师”,亲手布置出一场春日浪漫:自行购买的云南鲜花与手工插制的花束装点餐厅,文化墙上贴满学部团宠“小斑”。活动尾声,每位女教师根据喜好带走一束鲜花。
这场活动的设计初衷,源自“幸福工程”的核心理念。“我们拒绝‘走过场’的节日,要让老师从踏入会场那一刻起,就被温暖包围。”从自助餐食材的精心挑选,到精心布置的活动现场,细节背后是对“教育者先被滋养”的深刻践行。
创新教育学部:一顿火锅里的跨学科革命
创新教育学部的女教师们围坐火锅店,开启了一场“舌尖上的STEAM课堂”。长桌上陈列着三道“教学级”菜品:烘焙蛋糕的黄金配比藏着数学奥秘,鸡尾酒分层实验揭示密度原理,火锅底料熬制过程被拆解成化学方程式。
“这不是聚餐,而是一次沉浸式教研!”活动现场,百万粉丝网红调酒师潇然带领女教师调制创意饮品,厨师长化身“科学导师”,演示火候掌控的底层逻辑。学部负责人解释这场活动设计理念:“STEAM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教育创新可以发生在火锅沸腾时,在酒杯碰撞间。”
这场春日里的教育叙事,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教育者能在温暖与创新的土壤中,生出向上生长的力量。
蒋扬勇校长说:“巴川的下一个二十年,需要凝聚更多女性智慧。”在这所崇尚“成就孩子一生梦想”的校园里,女教职工们正以温柔而坚定的力量,书写着教育的春日诗篇——那里有知识的星光,更有爱的永恒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