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始建于1957年7月,1995年由苏州新区枫桥中学更名为苏州新区第一中学,1996年异地重建,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2000年承担了开办全国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政治任务,2003年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2005年4月通过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验收。2011年、2017年两度通过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复评,2019年学校获评苏州市政府素质教育督导A级。2020年6月,在高新区工委、管委会和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成立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目前为一校两区的建制格局。汾湖路校区总面积88亩,生均校园占地面积30.3平方米。拥有综合教学楼、科技图书楼、体育馆、自行车运动场、400米塑胶跑道体育场、学生公寓和餐厅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及数字化管理系统,目前有44个教学班,学生数1936人;科技城校区目前有高一年级8个教学班,学生数356人。
学校坚持“超越自我,崇尚一流”的追求,以创建市内一流强校、打造优质教育品牌为目标,以“严管理、好校风、高质量、有特色”为办学策略,深入实施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全校共有教职工248人,其中专任教师233人。研究生学历94人,占40.17%;本科学历140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高级职称111人,一级职称48人,中高级占比67.95%;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级学科带头人69人;省、市、区级优秀班主任60人;全国、省、市、区评优课和基本功一等奖获得者87人。超过4/5学科有省辖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称号,形成了以全国模范教师、学术学科带头人为引领、优秀教师为中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中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
学校认真践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积极贯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规范办学的法律法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近年来,不仅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捷报频传,高考升学率也连年攀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已跻身于苏州大市一流名校行列。一大批同学被录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名牌高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的科技教育和新疆班民族教育两大办学特色更加彰显,并且充分发挥了辐射示范作用。一是科技教育特色取得新成果。学校以科技校本教材为支撑,大力开展机器人、发明创造、电子技师等科技教育活动,积极承办各类赛事,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先后获奖200多项,并在机器人国际大赛中多次获得冠、亚军。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先进单位、江苏省青少年电子技师认定活动先进单位(三次)、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摇篮奖、苏州市十佳创新团队、苏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长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二是新疆班民族教育堪称全国教育典范。近二十多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新疆班民族教育的辉煌业绩。一大批同学被国内名牌大学录取,特别是2006年高考中,陈凤同学以苏州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李政道奖学金一等奖,被清华大学录取。学生的思想道德、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和能歌善舞的潜能特长得到全面发展。有多名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大批新疆班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艺术竞赛中获奖。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在2010年11月到苏州视察工作时特别称赞:“苏州的新疆班办得好”,《中国民族报》称赞新区一中在“用心用情培养新疆学子”。新疆班民族教育成了苏州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
学校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省绿色学校、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省贯彻体卫两个《条例》优秀学校、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学校、中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实施项目示范学校、“江苏省英才计划试点学校”、“江苏省首批STEM教育试点学校”、“苏州市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中国STA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种子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等一百多项荣誉称号。